湖南法治報·新湖南客戶端 全媒體記者 齊果
將臺堡位于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城南30公里處,是中國工農紅軍長征將臺堡會師地。
在這里,西吉縣人民法院將臺堡法庭賡續紅色血脈,接受紅色洗禮、強化黨性教育,立足轄區產業,發揮人民法庭化解矛盾糾紛、推進基層社會治理,助力營商環境建設。
“最近庭上新收的案件中有沒有涉及土地復雜點的可以分給我。”將臺堡法庭黨支部會議上,“90后”副庭長李旭偉主動要求“加壓”。
“好,確實有幾件還比較復雜些,給你先研究下,有困難可以拿出來大家一起討論。”這樣的場面,庭長袁學文似乎早已習以為常。
原來,這并不是將臺堡法庭偶然出現的場景,而是整個法庭形成的優良傳統。
聯動作戰,打通解紛路徑
“老鄉們咋不長記性呢?咋就不簽合同呢?”看著一份份訴狀,這可愁壞了袁學文。
今年5月,養殖戶馬某等多位村民因未簽訂合同而吃了啞巴虧。“代辦”單某在單家集牛羊交易市場以先賒后付的方式收購肉牛,肉牛發往外地且款到后,單某卻以各種理由拒不支付。
將臺堡法庭轄區內的興隆鎮單家集牛羊交易市場,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村級活畜交易市場,肉牛貿易給單家集村民們打開了致富門路。
“老鄉們的心血一定要追回來!”將臺堡法庭工作人員多次走訪調查,與公安機關等多部門聯動,終于幫鄉親們追回了100余萬元。
9月6日,在興隆鎮第十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袁學文作為人大代表,針對規范貿易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案結,事還要了!”將臺堡法庭秉承著對案件“再送一程,再跟進一步”的辦案原則,案件判決或調解后,主動回訪,通過判后釋法、釋疑,提升案件服判息訴。
近年來,將臺堡法庭依托“1133”基層法治工作機制,與鎮綜治中心專干、派出所民警、人民調解員、村干部等多方聯絡,多元聯合化解疑難復雜糾紛,定期將案件及時提交綜治中心功能型黨組織會商,研判解決,并向黨委、政府報送影響群眾的堵點、難點、痛點問題,構建共抓矛盾化解、共拓便民舉措,共推法律宣傳機制的多元解紛大格局。
將臺堡法庭工作人員在范溝村向當事人送達應訴材料并詢問相關事宜
精準服務,助推產業繁榮
“多虧了法院調解,我們的損失才得以賠償!”
9月10日,將臺堡法庭以“法官+特邀調解員”模式,1日內成功調處了4起水毀糾紛,并當場履行。
2024年7月,某單位在施工過程中擅自將某村排水渠臨時填埋,致使馬某等4人的蔬菜被淹,部分出現腐爛、減產。
馬某等4人起訴到法庭后,承辦案件法官考慮西吉的冷涼蔬菜目前正值收獲季節,價格變化幅度大,處理不及時有可能給菜農帶來不必要的損失,遂立即聯系當事人到現場進行勘查,面對施工單位與菜農爭議,法官聯系了法庭特邀調解員火某。
火某作為當地特色冷涼蔬菜協會會員、行業帶頭人,從當地蔬菜畝產量、蔬菜品質、市場價格等專業角度,并比對往年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了馬某等人的大概損失。
最終,施工單位與馬某等4人達成調解協議,當場賠償馬某等4人蔬菜減產損失4萬元。至此,這4起水毀案1日內成功化解。
這是將臺堡法庭通過前移關口,積極參與糾紛化解,以司法助農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將臺堡法庭將司法服務融入轄區特色產業發展,在立案窗口開辟“涉農產業發展案件綠色通道”,創新“微法庭”家門口調解案件。同時,以問題為導向,制發《服務“三農”法律知識》等法律知識讀本3000余冊,創新表達方式,把法官“想講的”與群眾“想聽的”相結合,多次開展“法官講法日”“送法進田間”等普法活動,以“微普法”帶動“微治理”。
2024年6月,將臺堡法庭工作人員在單家集民族團結廣場向群眾宣傳安全生產知識
為民解憂,堅持延伸服務
“你好,這里是將臺堡法庭。”
“你好,我是單南村黨支部書記邊斌,我們調解了一起糾紛,雙方想進行司法確認,現在能過去嗎?”
“可以的,具體是什么糾紛……”
臨近上午下班時間,將臺堡法庭立案窗口的電話鈴聲突然響起。
通過電話溝通,法庭工作人員了解到這是一起土地糾紛。
哈某與馬某兩家是鄰居,哈某的耕地與馬某的宅基地一高一低由北向南相鄰,以地埂為界。2024年7月,因連降大雨,哈某的耕地被山洪浸泡沖刷,造成部分地埂塌陷,給馬某的北房帶來潛在的危險。馬某在告知哈某和村委會后于次日將地埂上滑落的泥土清除,但哈某認為馬某破壞了原有地界,遂起訴至將臺堡法庭。
承辦案件法官在了解詳細情況后,考慮到鄰里鄉親打官司會加深彼此之間的矛盾,便邀請調解員邊斌一同前往。邊斌是單南村黨支部書記,多年基層工作經歷讓邊斌擅長矛盾糾紛調解,在法庭的指導下發揮自身優勢積極參與基層矛盾化解工作。
這起糾紛的成功調解,只是將臺堡法庭開展眾多聯動調解工作中的一個縮影,像這樣與基層調解組織合力化解的糾紛不在少數,通過人民調解力量的共同參與,每一次矛盾糾紛的成功調解,都是“1133”工作機制的一次實踐嘗試。
前端聯調,共筑防線治“未病”;中端解紛,找準癥結治“已病”;末端處置,案結事了防“病變”。今年以來,將臺堡法庭法官干警下沉基層一線,驅車近萬公里深入田間地頭、農戶家門口巡回調解86次,化解矛盾糾紛67件,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促進矛盾糾紛源頭化解、實質性化解,讓小法庭發揮了大作用,讓人民群眾“家門口”的法庭更加具象化。
10月15日上午,見證 75 年·基層法治寧夏行”全國省級法治媒體集中采訪團一行在寧夏西吉縣人民法院將臺堡法庭觀摩采訪將臺堡法庭建設情況
責編:齊果
一審:齊果
二審:伏志勇
三審:萬朝暉
來源:湖南法治報